德育视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视窗 >> 德育教育
【心理】青少年防控疫情减压攻略
发表时间:2020年02月03日  

青少年防控疫情减压攻略

春节期间,原本是一家人团团圆圆阖家欢乐的日子,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变成了人心惶惶举步维艰的非常时期。目前,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投入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给普通民众包括青少年带来了恐慌情绪。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学校做好疫情相关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给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我们该如何调整好心态,积极有效应对呢?

一、在担心别人之前,先照顾好自己

疫情突然爆发,且仍在发展,会让我们在情绪、生理、思维甚至行为上发生各种“应激”变化,如:容易发脾气、容易激动、烦躁不安、紧张、忧虑,注意力也难以集中,也可能会有一些身体症状,比如晕眩、呼吸不畅、心跳过速、身体颤抖、厌食、入睡困难或突然惊醒,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崩溃——可能表现为大哭、摔砸东西、针对自己或他人的暴力行为等。

面对这些,我们该如何正确自我调节?

1.“蝴蝶拥抱”

       也被称为“爱自己的拥抱”,用于在创伤中自我安抚。

      


2.着陆技术

        着陆技术常用来应对激烈的负面情绪。通过检查自己的触感、环境,转移注意力,我们可以从情绪旋涡中回归此时此地。

      

3.疑病、焦虑和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时,个体会感到身体完全不受控制,觉得自己“好像快死了”,害怕自己得了严重的心肺疾病,但实际上,惊恐发作不会带来生命危险,也不会引发心脏问题;如果你可能出现惊恐发作,或有其他焦虑症状,我们建议你不要去医院。在疫情蔓延的当口,盲目前往医院,于人于己都不利。

*如果出现此类症状,该如何缓解?

1. 平缓呼吸法

        


2. 挑战引发焦虑的念头

       


4.同情疲劳和次级创伤

从年前到现在,我们时刻关注疫情,情绪不自觉地卷入,渐渐地,在忍不住刷消息的同时,我们开始莫名感到厌烦,不想参与转发或探讨。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那么多人在为抗击疫情努力,我却不愿再关心,我是不是太冷漠了其实,这不是冷漠,只是我们陷入了“同情疲劳”。

同情疲劳也被称为“次级创伤”,它就像大脑的一项保护机制,在情绪耗竭时提醒我们:你累了,是时候休息一下、照顾自己的情绪了。

所以,如果觉察到自己无法负荷更多信息,你需要放下手机,主动隔绝疫情信息。如果无法放下手机,你可以只关注某一个可信的消息源,直到情绪恢复平稳。

要记得,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会有余力关照他人。具体来说,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多锻炼。


二、在家躲避病毒时,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面对疫情和延期开学,我们需要把握一个根本原则: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充实居家生活,培养健康情趣。当然,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无情”现实是,假期是延长了,但是马上要网上上课了,即便没有学校的举措,爹妈也会时时刻刻拿学习说事,谁说疫情笼罩下的学生不“南”呢?!

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关注当下的学习生活,而不过分焦虑未来

目前学校已经发布了网课的课表和自习安排,各科老师也已组建了各类学习辅导答疑群。你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或复习目标,明确自己的学习规划。此外,你也可以邀请好友们组建线上学习互助小组,大家可在线上分享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以便进行自我监督和同伴监督。

你也可以趁此机会,电话或网络联系一些学长学姐,了解大学的情况,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涯,在规划和梳理中,你的焦虑情绪和不踏实感自然会在无形中得到缓解。



目前,全民居家自我隔离式战疫情进入到中场了,很多人难免开始不安,烦躁,郁闷。尤其是当父母也开始蠢蠢欲动,我们貌似心有余而力不足,咋办?——面对想出门溜达的父母,首先试着放下自己的恐慌和焦虑。然后问问他们的想法:是不是觉得疫情已经好转了?还是工作上需要出门?如果是前者,可以给他们看目前因家庭聚集、企业开会聚集而感染的事件,或借亲朋好友的口来进行劝说。如果是后者,则尽量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此刻的父母更多的是对家庭的责任。先劝说他们做好防护,然后可以将自己的学习计划分享给父母,邀请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时间进行提醒,或者约定适当监督。


希望身处疫情的们,能够积极关注自身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或寻求专业帮助,以健康的身心状态面对未来的生活。



文字:陈丽萍

编辑:吴萍

审核:政教处


友情链接
浙江省教育厅
湖州市教育网
吴兴区人民政府
学科网
浙江禁毒网
快速导航
校务公开
在线服务
成绩查询
招生专栏
Copyright© 2018 湖州市第二中学
浙ICP备11052463-1号